人,是“天人合一”的产物,并始终行进于第二次“天人合一”的旅程之中。作为兼具生物基础与社会属性的超高级物种,人依托理性思维,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双重规约下,维持着一种动态的统一性。这种以“天人合一”为根基的动态统一机制——生命自稳调节机制——正是人类独特的存续之道。
第一次“天人合一”:生物属性的奠基
从生物层面看,人是基于气血物质、以父母遗传基因为蓝图、环境为变异条件,并在遗传与变异的矛盾运动中不断演化的生命体。这种演化,本质上与宇宙环境的变化保持着动态同步。一个关键节点发生在生命之初:当胎儿脱离母体脐循环(阴极),转向自主呼吸生存(阳极)的临界点(0极)——即肺循环形成的那一瞬。此刻,假设宇宙环境的整体能量为“A”,那么,此瞬间诞生的个体,其生命自稳调节机制中相对静止状态的能量是“A”,其绝对运动状态的能量亦是“A”。这是一种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达成的“三合一”状态。这不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、可被实证的第一次“天人合一” ,更是其**第二次“天人合一”**旅程所依赖的生命自稳调节机制的发端。
第二次“天人合一”:社会人文属性的融入
世界万物相互关联,宇宙是一个整体,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与整体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人的生命自稳调节机制不仅包含了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辩证统一,在其第二次“天人合一”的过程中,个体不仅持续与宇宙环境共振,更深刻受到社会环境(人文环境)的塑造与制约。这种在双重环境(宇宙与人文)影响下的动态统一性,既是生命自稳调节机制功能的鲜活体现,也构成了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特征——即以生物属性为基石,以社会人文属性为翼的独特存续方式。
人生的吉凶祸福,表象上似乎关联着无数偶然的外在因素,但必须强调的是,每一个偶然背后,都潜伏着内在的必然性。这必然性的核心,便是第二次“天人合一”的质量 。每一次经历,无论顺逆,都在生命自稳调节机制相应的时空坐标上刻下印记。这条关于人类存在本质的法则,放诸古今中外,皆可得到验证。
作者:张睿
2025年6月18日
版权所有,引用要注明作者张睿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